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
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試問夜如何?
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繩低轉。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bīng jī yù gǔ , zì qīng liáng wú hàn 。
shuǐ diàn fēng lái àn xiāng mǎn 。
xiù lián kāi , yī diǎn míng yuè kuī rén , rén wèi qǐn , yǐ zhěn chāi héng bìn luàn 。
qǐ lái xié sù shǒu , tíng hù wú shēng , shí jiàn shū xīng dù hé hàn 。
shì wèn yè rú hé ?
yè yǐ sān gēng 。
jīn bō dàn , yù shéng dī zhuǎn 。
dàn qū zhǐ xī fēng jī shí lái ?
yòu bù dào liú nián àn zhōng tōu huàn 。
【注释】
1。河汉:指银河。
2。玉绳:星名。
【背景】
东坡7岁时,居住在老家四川眉山,邻居有一位年过90的朱姓老尼姑,这位朱老尼姑曾经跟7岁的苏轼讲起自己16岁时随师傅入蜀的故事,当时居住在蜀主孟昶家中。一夜大热,孟昶和同居的花蕊夫人睡不着觉,避暑于池上,孟昶为花蕊夫人作词一首,就是这首《洞仙歌令》。当时,年逾90的朱老尼姑还能背诵《洞仙歌》这首词。40年以后,已经47岁的苏轼谪居黄州,想起此事,但是能够记住的词句只有开头一二句了,于是东坡突发奇想:何不换化为孟昶的角色,将《洞仙歌》这首词续全呢?
朱祖谋《东坡乐府》定《洞仙歌》作于元丰五年(壬戌,1082),时苏轼正谪居黄州。词中演绎蜀主逸事,兼写自己情怀。与作于同一时期的《念奴娇》(大江东去)风格不同,而意趣略近,并可看出其对流年偷换的敏感和无奈。
天才纵笔,其来无端。即如苏轼《洞仙歌》,虽于小序约略交代了写作背景,其实自隐杼机,让人睹神龙之形而不能察神龙其身,从而为自己逸兴走笔、暗寓情怀创造了条件。
【集评】
宋末张炎著《词源》一书,已启后世有关苏、辛优劣之端。张炎认为辛词豪气太盛,且以戏弄笔墨居多,难入雅词之室。而苏轼词则"清空中有意趣","清丽舒徐,高出人表"。其中这首《洞仙歌》即是备受称誉的一首。
苏轼择取五代后蜀国主孟昶和宠妃花蕊夫人深夜纳凉的一段艳事,把宫体题材雅化,在"钗横鬓乱"的俗事上,升华出流年偷换的人生感慨。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花蕊夫人原姓徐,后拜为蜀主贵妃,因"花不足拟其色",故别号花蕊夫人。后升号慧妃。
张邦基《墨庄漫录》载:友人陈兴祖曾见李季成所著诗话中记载孟蜀主之诗,即苏词所本。其诗云: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帘间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三更庭院悄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鉴赏】
《洞仙歌》这首词描述了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与其妃花蕊夫人夏夜摩河池上纳凉的情景,着意刻绘了花蕊夫人姿质与心灵的美好、高洁,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叹。
上片写花蕊夫人帘内欹枕。首二句写她的绰约风姿:丽质天生,有冰之肌、玉之骨,本自清凉无汗。
接下来,词人用水、风、香、月等清澈的环境要素烘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润,创造出境佳人美、人境双绝的意境。其后,词人借月之眼以窥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饰的残妆——“钗横鬓乱”,来反衬她姿质的美好。上片所写,是从旁观者角度对女主人公所作出的观察。
下片直接描写人物自身,通过女主人公与爱侣夏夜偕行的活动,展示她美好、高洁的内心世界。“起来携素手,”写女主人公已由室内独自倚枕,起而与爱侣户外携手纳凉闲行。“庭户无声”,制造出一个夜深人静的氛围,暗寓时光不知不觉中流逝。“时见疏星渡河汉”,写二人静夜望星。以下四句写月下徘徊的情意,为纳凉人的细语温存进行气氛上的渲染。
以上,苏轼通过写环境之静谧和斗转星移之运动,表现了时光的推移变化,为写女主人公纳凉时的思想活动作好铺垫。结尾三句是全词点睛之笔,传神地揭示出时光变换之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婉惜。
《洞仙歌》这首词写古代帝王后妃的生活,艳羡、赞美中附着苏轼自身深沉的人生感慨。全词清空灵隽,语意高妙,想象奇特,波澜起伏,读来令人神往。(小提示:如果您想查询《洞仙歌》相关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优发国际检索”中输入您要查询的诗句,回车即可查到该诗句的上句或下句。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输入时不要留有空格和标点符号!)
苏轼的其他作品鉴赏
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上元侍宴(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守岁诗(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儋耳(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倩罗裙)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原是此中人)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其他同名作品鉴赏
洞仙歌(江南腊尽, 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洞仙歌(佳景留心惯)洞仙歌(嘉景,向少年彼此,争不雨沾云惹)洞仙歌(春残雨过,绿暗东池道)洞仙歌(相如当日,曾奏凌云赋)洞仙歌(愁边雨细)洞仙歌(蝶狂风闹,不到凝香地)洞仙歌(乱蝉何事,冒暑吟如诉)洞仙歌(杳无风色,肠断莲花信)洞仙歌(世间言笑,天上谁欢聚)洞仙歌(月中丹桂,自风霜难老)洞仙歌(年时此际,向扁舟同载)洞仙歌(眼来眼去,未肯分明道)洞仙歌(廉纤细雨,殢东风如困)洞仙歌(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同朝代其他作品鉴赏
武夷茶歌(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九曲棹歌(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愍儒坑(智力区区不为身,欲将何物助强秦)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兼并(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赤日炎炎似火烧(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假山拟宛陵先生体(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登池州翠微亭诗(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优发国际
百度360搜索搜狗搜索
优发国际
百度360搜索搜狗搜索